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对阿坝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实践解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文[1] 杨艺[2]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项目(批准文号:SC09W020);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文号:09SZYZJ22);国家外国专家局"2010年度外国文教专家项目"(批准文号:Y-201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年  份:2011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129-1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近3年,阿坝州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区,也是我国羌族人口聚居的核心区,国家在灾后重建中抢救与保护羌族地区民族文化,专门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紧抓文化部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契机,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为研究核心,对阿坝羌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文化类型与藏回汉族和谐共生的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推动后灾后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羌族 共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 类 号:F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