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展望  ( EI收录)  

Theoretical Basis,Research Advancement and Prospects of Cyclostratigraph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怀春[1,2] 张世红[1] 冯庆来[2] 方念乔[1] 杨天水[1] 李海燕[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802012,408399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07CB4117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2010ZD01)

年  份:2011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409-4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12314043418)、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过去30余年中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对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已被定义为"对地层记录的(准)周期性旋回变化进行识别、描述、对比和成因解释,并将其应用于地质年代学以提高地层年代框架的精度和分辨率,实现地层高精度划分与对比的一门地层学分支学科".能够反映古气候变化的岩性、岩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数(即古气候替代指标)均可用于旋回地层学分析.通过岩性组合识别、频谱分析、连续窗口频谱分析、小波分析、滤波和调谐等方法可进行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和建立高精度天文年代标尺.中国学者在北方黄土剖面、南海新近纪海相沉积、古生代海相沉积和部分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获得了良好的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对中国东北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和华南海相二叠系乐平统-中三叠统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关 键 词:旋回地层学 地沉学  沉积学 天文年代标尺  松辽盆地 华南  

分 类 号:P5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