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岩体的基本特征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ogenic rocks in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文昌[1,2] 刘学龙[1,2] 曾普胜[3] 尹光侯[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昆明650051 [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北京100025

出  处:《中国地质》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00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5137)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38

期  号:2

起止页码:403-4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普朗斑岩型铜矿是格咱地区印支期斑岩型铜矿的典型代表,产于义敦构造-岩浆带南端的复式岩体。复式岩体为浅成-超浅成的中酸性斑(玢)岩体,可划分为3个侵入阶段,最早为石英闪长玢岩,中期为石英二长斑岩,晚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富集Ba、La、Rb、Sr、K和亲铜元素Cu、Pb,亲铁元素Mo、Ni,亏损Nb、Zr、Hf、Ti。斑(玢)岩与岛弧花岗岩的岩石系列相同,属钙碱性岩系,成因类型一致,属I型花岗岩。普朗斑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印支期的中酸性斑(玢)岩体,成矿作用受岩浆岩、侵位地层、热液运移、热液蚀变作用和构造空间的控制,其印支期构造-岩浆-热液之间的耦合,共同形成了斑岩成矿系统。

关 键 词:斑岩型铜矿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成矿系统 普朗  云南  

分 类 号:P618.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