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Effe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wheat yield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south of Loess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改玲[1] 郝明德[2] 许继光[3] 洪坚平[1]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3]山西省农机局,山西太原030002

出  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基  金: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31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4-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SCX-YW-09-07)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17

期  号:3

起止页码:539-5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1992年设置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为基础,研究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对旱地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剖面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年免耕覆盖和15年免耕覆盖分别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19.2%和27.6%;丰水年份增产率为5.2%和11.7%,而干旱年份增产率高达85.0%和97.6%,表现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年限越长、越是干旱,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效果越显著。保护性耕作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和土壤贮水量,提高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但不利于有效磷含量的提高。11年免耕覆盖和15年免耕覆盖,表层0—1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比传统耕作降低6.8和6.3 mg/kg,降低了56.1%和51.9%,应注意磷肥的施用。

关 键 词:保护性耕作 黄土高原 旱地 土壤理化性质 小麦产量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