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湿地系统改善滇池入湖水水质    

Improvement of Inflow Water Quality of Dianchi Lake Treated by Constructed Wetla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天霞[1] 李毅[1] 郭婷[1] 朱友利[1] 杜潇[1] 杨具瑞[1]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市政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出  处:《净水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编号:50769001);云南省学术技术后备人才基金(2005PY01-34)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28-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JST、PROQUE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在代表性高原湖泊-云南省滇池湖区进水口附近构建人工湿地,考察了不同植物(紫叶美人蕉(Canna indica L.)、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l Gmel.)、水葫芦(Eic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水芹菜(Oenanthe ja vania(Bl.)DC.)、菖蒲(Acorus calamus L.)、芦苇(Phragmitas communis Trin.))的表流人工湿地与潜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试验水力负荷为12 cm/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 d。结果表明:紫叶美人蕉潜流湿地、水葱潜流湿地对TP和TN的去除效果运行稳定,前者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60%、88.27%,后者为73.33%、83.87%;水芹菜湿地对TP去除效果波动大,均值为84.35%;菖蒲潜流湿地和芦苇潜流湿地对TN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71.73%和74.33%,对TP去除效果波动较大。水葫芦、芦苇湿地处理效果(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优于其余植物类型湿地。随着植物进入休眠期,两类人工湿地对TP、TN的去除效率均降低。各植物两种类型人工湿地对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数值均在78%以上,出水浓度低于57 mg/L。

关 键 词:滇池 人工湿地 改善水质 植物

分 类 号:TU9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