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位--析“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质底差异    

The Essential Orientation of Eco-Socialism——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Eco-Socialism and Eco-Central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建[1,2]

机构地区:[1]浙江行政学院 [2]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杭州311121

出  处:《浙江社会科学》

基  金:浙江省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研究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年  份:2011

期  号:5

起止页码:101-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DFYBKZL(收录号:440428)、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质底差异乃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这具体表现为:第一,在生态危机的成因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建立在现代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据此,它要求解构人的主体性。而"生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主体性地位,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生态危机的本质界定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现代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生态伦理异化,诞生了反生态的科学技术,这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据此,它对科技发展取敌视态度。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生存模式。因此,人类不应反对科技进步,只应批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运用及其造成的异化生存模式。第三,在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上,"生态中心主义"反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要求根据"生物圈平等主义"来使人类回到前现代的服从自然的生活模式。而"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克服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生产力和增长经济,只是这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为了每个人的平等利益的有计划发展。因而,它将是有利于生态的。"①依据以上学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需吸收的主要文化素养应是"生态社会主义",而非"生态中心主义"。

关 键 词: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分 类 号:X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