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deep-water region,Qiongdongnan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振峰[1] 李绪深[1] 孙志鹏[1] 黄保家[1] 朱继田[1] 姚哲[1] 郭明刚[1]

机构地区:[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  处:《中国海上油气》

基  金: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南海北部深水区有利区带和目标评价(编号:2008ZX05025-06-04)";"南海北部深水区富烃凹陷识别;储层预测与烃类检测技术(编号:2008ZX05025-03)"部分研究成果

年  份:2011

卷  号:23

期  号:1

起止页码:7-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A、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受新生代大陆边缘拉张、印-欧板块碰撞、南海海底扩张等多种构造活动控制与影响,琼东南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多凸多凹的构造格局。该盆地深水区负向构造单元主要有乐东、陵水、北礁、松南、宝岛、长昌等6个凹陷,正向构造单元主要包括陵南低凸起、松南低凸起和北礁凸起。通过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以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深水区凹陷内普遍发育始新统湖相泥岩和渐新统崖城组海岸平原相—半封闭浅海相泥岩2套主力烃源岩,存在渐新统陵水组、中新统三亚组2套区域储盖组合和滨海相砂岩、扇三角洲相砂岩、盆底扇砂岩、中央水道砂岩、生物礁(滩)灰岩等5种类型储集层,发育由一批大中型背斜、断背斜构造圈闭及大型地层岩性圈闭组成的6个有利构造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划分出以陵水、松南-宝岛、长昌、北礁凹陷为烃源灶的深水区4个含油气子系统,优选出中央峡谷构造-岩性圈闭带和长昌凹陷中央背斜构造带作为勘探首选的2个有利构造带,提出以钻探陵水X-1、长昌Y-1等目标为突破口,通过解剖中央峡谷构造-岩性圈闭带和长昌凹陷中央背斜构造带推动深水区勘探进程。

关 键 词: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油气成藏条件 有利构造带  勘探潜力

分 类 号:P618.130.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