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噻虫胺对桃蚜的毒力及其亚致死剂量对桃蚜解毒酶系活力的影响    

The toxicity and effects of sublethal doses on detoxifying enzymes of clothianidin to Myzus persicae (Sulzer) (Hemiptera: Aphidid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学祥[1] 王刚[2] 左一鸣[3] 王开运[1] 王杰[1]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中国烟叶公司,北京100055 [3]山东泰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泰安271000

出  处:《昆虫学报》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

年  份:2011

卷  号:54

期  号:3

起止页码:299-3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噻虫胺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毒力和桃蚜的代谢解毒机制,本研究采用点滴法、叶片浸渍法和叶柄内吸法分别测定了噻虫胺对桃蚜的毒力,以及胡椒基丁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对噻虫胺毒力的影响;检测了噻虫胺在亚致死剂量LC6,LC15和LC30下对桃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胺对桃蚜点滴、浸渍和内吸LC50分别为1.891,2.341和1.303mg/L;3种酶抑制剂分别与噻虫胺按1∶1混用,PBO对噻虫胺增效达2.41倍,增效作用显著;TPP对噻虫胺增效达1.52倍,增效作用也较明显;DEM对噻虫胺无增效作用。以噻虫胺LC30浓度处理桃蚜,处理后24h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达41.2%;以LC15和LC30浓度的噻虫胺处理桃蚜,处理后24h其体内羧酸酯酶比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29和1.36倍,有显著诱导激活作用;以噻虫胺LC6,LC15和LC30浓度处理的桃蚜,对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率分别达7.9%,11.9%和22.7%。结果说明噻虫胺对桃蚜具有较高毒力,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可能是桃蚜体内代谢噻虫胺的主要酶系。

关 键 词:桃蚜 噻虫胺 毒力 酶抑制剂 亚致死剂量 解毒酶 酶活力  

分 类 号:Q9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