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哀牢山西麓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的群落学特征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Forests in the West Foot of Ailao Mountain,Yunn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亮[1,2] 刘文耀[1,3] 马文章[1,2] 赵相健[1,2] 周蒙[1,2] 杨国平[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昆明65022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

出  处:《山地学报》

基  金: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SCX2-YW-N-06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05);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BRJH2002098)~~

年  份:2011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164-1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云南哀牢山西麓川河河谷残存有较大面积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其周围分布着思茅松林。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而思茅松成熟林以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为绝对优势。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的29株样树树干上共调查到附生植物共36种,但在思茅松林中几乎找不到附生植物。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成熟林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2和1.70;相对于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都更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由于该区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促进该区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关 键 词:哀牢山  生物多样性 附生植物 季风常绿阔叶林 思茅松林  稳定性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