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雷暴弱降水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Satellite Retrieval Analysis on Microphysical Property of Thunderstorm with Light Precipitation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进[1] 余兴[1] 刘贵华[2] 徐小红[1] 岳治国[2] 孙伟[3] 杨馥祯[3]

机构地区:[1]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4 [2]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陕西西安710014 [3]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海口570203

出  处:《高原气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87);科技部公益项目(2005DIB3J099);陕西省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D11;40883)共同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288-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青藏高原3个雷暴弱降水过程,以极轨卫星反演云微物理特征分析方法为主,结合地面实况和探空资料,探讨了云微物理特征及这类雷暴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这类云的云底温度较低,为0℃左右,离地面1~2 km,属冷云底的对流云。与暖云底(云底温度15~20℃)相比,冷云底导致云中的水成物少,释放潜热少,这可能是该区域强对流灾害少的主要原因之一;(2)冰化温度较高(高度低),云粒子在-20^-25℃高度上基本完全冰化,可能与云底粒子有效半径(Re)较大有关;(3)Re=15μm的高度到冰化高度是主要起电层对应的温度,为-10^-25℃,这一层为冰、水共存区;(4)云的主体高度均在0℃层以上,降水以冷云过程为主,冰相参与的增长过程为主要的云雨粒子增长过程。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雷暴 弱降水  云微物理特征 冷云底  卫星反演

分 类 号:P426.5[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