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津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The mechanism of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of clinical isolates in Escherichia coli of Tianj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庆英[1] 刘德梦[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300211

出  处:《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  份:2011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297-3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PA、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qnr、aac(6')-Ib-cr及qepA基因的流行情况,分析阳性菌株感染的微生物学及临床特征。方法从天津某三甲医院收集环丙沙星耐药(CPLX,MIC≥4μg/mL)的大肠埃希菌共75株,采用PCR法检测qnrA、qnrB、qnrS、aac(6')-Ib及qepA基因,对aac(6')-Ib基因阳性菌株用FokⅠ酶切确认aac(6')-Ib-cr基因,接合试验验证qnr的转移性。所有阳性菌株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并收集阳性菌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5株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共有18株(24%)携带qnr基因和(或)aac(6')-Ib-cr基因,其中qnrB、qnrS和aac(6')-Ib-cr检出率分别为5.3%,4%和21.3%,未检出qnrA和qepA。5株qnr阳性菌株均接合传递成功。18株qnr/aac(6')-Ib-cr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中均检测出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菌株对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高度耐药且主要来源于泌尿系感染,感染患者均为中老年人。结论天津地区临床存在qnr和aac(6')-Ib-cr阳性菌株的流行,这是首次在天津发现qnr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

关 键 词: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 喹诺酮类耐药 QNR aac(6')-Ib-cr  Β-内酰胺酶

分 类 号:R978.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