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ZnPcS_4-BSA光动力疗法治疗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Evaluation of the New Photosensitizer ZnPcS_4-BSA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the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焱[1] 徐国兴[1,2] 彭亦如[3]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眼科学与视光学系,福建福州350004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福建福州350005 [3]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  处:《应用激光》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4007);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7F3037)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518-5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ZnPcS_4-BSA(四磺酸酞菁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配合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每只BN大鼠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作为对照眼,在间接检眼镜下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于光凝后14、21、28天时行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检查。光凝21天后,进行光动力治疗(PDT),照射能量密度为50J/cm^2,PDT1和PDT2两组分别以ZnPcS_4-BSA和ZnPcS_4为光敏剂,于治疗后24小时和7天进行眼底镜,OCT和FFA等检查,检查后作组织病理学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光凝后14天时,OCT检查见光凝斑视网膜变薄,脉络膜反射被遮蔽,FFA见少量荧光素渗漏,光镜检查见视网膜神经层变薄。光凝21天后,OCT检查见光凝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射光带增厚,光凝后21和28天时,FFA检查分别有55%和35%的光斑有点状荧光素渗漏,光镜检查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PDT1和PDT2组治疗后24h FFA检查CNV各有30%和25%被封闭,7天后各有60%和45%,两组间总的有效封闭率有显著性差异。光镜和电镜检查,PDT2组比PDT1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更为严重。结论:ZnPcS_4-BS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一周后能有效地封闭脉络膜新生血管,比用ZnPcS_4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效果更好。

关 键 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治疗 ZnPcS4-BSA  FFA OCT

分 类 号:Q51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