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段晚三叠世兰尼巴和羊房沟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ongpan-Garze fold belt:Petrology,ge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etrogene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2043)
年 份:2011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185-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位于松潘-甘孜地体南部的兰尼巴岩体和羊房沟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体的成因。U-Pb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集中在211Ma附近,属晚三叠世,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两岩体具有中等至较高的SiO2含量(58.31%~68.02%)和较高的全碱含量(6.70%~8.80%),具有准铝质(A/CNK=0.68~0.99)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到橄榄玄粗岩系列。其中,兰尼巴岩体南段富Al2O3(15.85%~16.27%)、K2O(3.29%~3.40%),中等MgO(1.16%~1.47%),并具有高Sr(869×10-6~1032×10-6)、低Y(9.53×10-6~9.85×10-6)特征以及中等至较高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31],并且见有暗色包体,非常类似于下地壳熔融形成的钾质埃达克岩。兰尼巴岩体的北段及羊房沟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都很相似,相对兰尼巴岩体南段具有更高的K2O含量(4.08%~5.96%),相对低的Sr(664×10-6~868×10-6),稍高的Y(19.71×10-6~27.76×10-6)和明显较低的Sr/Y比值(29.39~42.05),显示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来自于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野外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岩体的形成有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其中幔源岩浆的加入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大量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部分物源。地幔岩浆的上侵和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体的形成标志着松潘-甘孜造山带至少在晚三叠世就已处于伸展构造环境。
关 键 词:松潘-甘孜造山带 川西 晚三叠世 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 钾质埃达克岩
分 类 号:P619.222] P59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