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Selective Cutting on Stand Growth and Structure for Natural Mixed Spruce(Picea koraiensis)-Fir(Abies nephrolepis) Fores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云云[1,2] 闵志强[1] 高延[3] 冯启祥[3]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710048 [3]吉林省汪清林业局,汪清133200

出  处:《林业科学》

基  金: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80402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08-04)

年  份:2011

卷  号:47

期  号:2

起止页码:15-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20块经过抚育的天然云冷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第2次择伐前不同初始择伐强度(对照、20%、30%和40%)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初始择伐后不同恢复时间(期间进行2~4次择伐)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初始择伐后的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对照样地,采伐后开始增加,4~6年后减小直至下次采伐;初始择伐后6年20%强度的林分蓄积年生长率与30%和40%差异不大,但40%强度择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径年生长率显著增加;30%强度以上择伐后的林分生长相对较快,胸径和蓄积年生长率最高分别达2.6%和8.7%;经过合理的2~4次择伐的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的年生长率相对高于仅1次择伐和未择伐的林分,2009年最大值分别为3.6%和5.5%;随着初始择伐后时间的增加,各样地林分径级分布由初始的反"J"型向不对称的单峰或多峰山状曲线变化;但经2~4次择伐的样地,只要控制合理的采伐周期(6年左右)和强度(20%左右),就能保持较好的径级结构;通过负指数分布拟合发现,各样地的K值和a值随着伐后时间延长基本呈减小趋势。

关 键 词:天然云冷杉林  择伐 胸径 蓄积 径级结构 负指数分布  

分 类 号:S75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