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灌溉、施肥和浅水埋深对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 EI收录)
Influence of the irrigation,fertilization and groundwater depth on wheat yield and nitrate nitrogen leach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2]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银川750001 [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临河015001
基 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070102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657);中国农业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合作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kycx09113)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2
起止页码:57-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11713935703)、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ArcGIS9.0软件中嵌套地质统计模块分析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埋深(2009年)空间分布状况,结合在2010年3-7月间开展的灌溉量、施氮量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春小麦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淋溶损失影响的显著性以及最优组合研究,确定出适用于河套灌区内不同区域的春小麦农业管理的最优综合模式。研究表明,表层(0~80 cm)土壤含水率随着浅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当浅水埋深≥2.0 m时,在同一浅水埋深水平下灌溉量成为土壤含水率显著影响因子;对春小麦产量影响程度高低是浅水埋深>灌溉量>施氮量,影响显著因子为浅水埋深;对硝态氮淋溶量影响程度高低是灌溉量>施氮量>浅水埋深;灌溉量对硝态氮淋溶影响呈极显著性,施氮量对其影响呈显著性,而浅水埋深起到辅助作用。灌区年均浅层地下水埋深主要有3个阈值:1.25~1.75、1.75~2.25和2.25~3.00 m。在灌区内浅水埋深不同区域内(1.5、2.0和2.5 m)时,三因素最优综合组分别为灌溉量(280 mm)+施肥量(尿素150 kg.hm-2,二铵165 kg/hm2)、灌溉量(320 mm)+施肥量(尿素150 kg/hm2,二铵165 kg/hm2)和灌溉量(360 mm)+施肥量(尿素255 kg/hm2,二铵375 kg/hm2)。
关 键 词:灌溉 肥料 试验 小麦 硝态氮 浅层地下水埋深
分 类 号:S2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