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凋落量时间动态及冰雪灾害的影响    

Temporal dynamics of and effects of an ice storm on litter production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Gut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磊[1] 王晓荷[2] 米湘成[3] 陈建华[4] 于明坚[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 [2]德兴市林业局,江西德兴334200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生物多样性》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39B02)

年  份:2011

卷  号:19

期  号:2

起止页码:206-2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们通过对古田山24ha常绿阔叶林动态样地169个种子雨收集器的凋落物进行烘干、分类、称量和数据分析,研究了凋落量的组成特征和时间动态,以及受2008年2月特大冰雪灾害的影响。2007年和2009年凋落量分别为532.05g/m2和375.17g/m2,年际变化显著,这与2008年的冰雪灾害有关。2007年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各组分在凋落量中所占比例依次为:叶(78.99%)>枝(14.69%)>皮(3.33%)>其他(2.99%);叶凋落量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常绿阔叶树种叶(78.70%)>落叶阔叶树种叶(12.37%)>针叶树种叶(8.92%),其中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短柄枹(Quercus serratavar.brevipetiolata)4个优势种年凋落量合计占叶凋落总量的71.36%,它们的动态直接影响着凋落总量的变化格局。凋落量高峰发生在春季(4月)和秋冬季(10月末至12月初),其中总凋落量、叶凋落量动态呈双峰型,枝条凋落量和树皮凋落量动态为不规则峰型,其他凋落量动态为单峰型。冰雪灾害后总凋落量、叶凋落量、枝条凋落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甜槠、杨梅叶蚊母树(Distyliummyricoides)叶凋落量显著减少(P<0.05)、木荷叶凋落量减少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0.1),这也反映了冰雪灾害期间森林群落的受损情况。其他凋落量(主要成分为虫粪)在4月份增加极其显著(P<0.01),说明灾后植物的枝叶出现了补偿性生长。

关 键 词:森林动态样地  中亚热带 凋落高峰  冰雪灾害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