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螯合剂调控下短毛蓼对锰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Potential of Using 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 for Remediation of Manganese Contaminated Soils with Assistance from Chelating Ag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丹丹[1,2] 李金城[1,2] 邓华[3] 徐芝芬[1,2] 郑华燕[1,2] 孙鑫[1,2]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3]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基  金: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环境工程"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2007]7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60032)

年  份:2011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2689-26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对锰尾矿区、恢复区和模拟锰污染土壤中加入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抗坏血酸、酒石酸和EDTA,研究加入螯合剂对超富集植物短毛蓼累积土壤中锰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毛蓼对不同土壤中锰的累积效果有很大不同,添加螯合剂能显著提高短毛蓼对尾矿区和恢复区锰的累积,却抑制了其对模拟区锰的吸收;EDTA对提高短毛蓼富集、转运土壤中锰的影响明显大于抗坏血酸和酒石酸,其中,10 mmol/kg EDTA对尾矿区短毛蓼地上部富集能力的影响达到了最大;植物对重金属的迁移总量与地上部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而螯合剂对植物有一定毒害作用,如果浓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植物的产量,如10 mmol/kg EDTA使地上部的生物量减产过半。总的来说,不同浓度的不同螯合剂对短毛蓼累积锰的调控效应各不相同,从修复潜力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来看,5 mmol/kg EDTA是提高锰尾矿区短毛蓼对锰的转运能力和修复效率的最佳调控螯合剂。

关 键 词:螯合剂 超富集植物 盆栽 酸性土壤 锰尾矿  

分 类 号:X1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