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青年派与学衡派文白之争的逻辑构成及其意义    

The New Youth School vs.the Critical Review School:The Logic and Implications of Their Controvers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宝明[1]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洛阳471022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

年  份:2011

期  号:2

起止页码:141-1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对20世纪中国现代性演进作出重要贡献的知识群体,新青年派发动的白话文运动赢得无数国人的喝彩,也遭遇了不同学派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学衡派,学衡派从学理出发与新青年派发生了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意义深远的"文白之争"。新青年派与学衡派文学观念的差异最终落脚在对"文学"的不同理解上:一个热衷于兼收并蓄的"杂文学",一个钟情于自成一体的"纯文学"。在不同的文学观念背后还有着话语与权力的文化博弈。究其实质,人道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思想谱系乃是其现代性张力的深层逻辑构成。梳理并反思这场论争,无论是对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还是对文化生态抑或是思想的"环保",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新青年派  学衡派 文白对峙  话语权  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

分 类 号:I20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