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Research on Adolescent Parents and Peer Attachement in Relation to Self-esteem and Social Adap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琚晓燕[1] 刘宣文[2] 方晓义[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2]浙江传媒学院,杭州310018

出  处:《心理发展与教育》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77B05)

年  份:2011

卷  号:27

期  号:2

起止页码:174-1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519个初、高中生施测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SES)、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以探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的现状,以及它们和自尊、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总体依恋质量较高。同伴的依恋质量高于父母依恋质量。(2)青少年的父母依恋在性别上没有差异;女生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依恋的发展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初一年级最高,初三年级最低;同伴依恋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但未见显著差异。(3)父亲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预测力最强,母亲依恋对心理优势感预测力最强,同伴依恋对人际适应性预测力最强。这种影响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实现。

关 键 词:青少年 父母依恋  同伴依恋 自尊 社会适应

分 类 号:B84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