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干扰程度下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特征研究    

Study on the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organis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human disturbances of plateau wetlands Napaha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梅[1] 田昆[1,2] 张仕艳[1] 莫剑峰[3] 原海红[4]

机构地区:[1]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2]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11 [4]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昆明650051

出  处:《生态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85);云南省科技计划(2008CA006);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10CB434807)

年  份:2010

卷  号:19

期  号:12

起止页码:2783-27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In-situ野外取样技术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滇西北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类型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逆向演替,F检验显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各类型湿地间差异显著(F脲酶=14.246,F蛋白酶=13.760,F蔗糖酶=15.392),表现为垦后湿地>沼泽草甸>草甸>原生沼泽,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F过氧化氢酶=2.697),且与上述三种水解酶变化规律不同。(2)F检验显示,土壤细菌数量差异显著(F细菌=10.883),呈现沼泽草甸>草甸>垦后湿地>原生沼泽;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F真菌=18.032,F放线菌=15.078),呈现沼泽草甸>垦后湿地>草甸>原生沼泽。(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在草甸湿地类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酶活性虽与微生物数量相性不显著。(4)纳帕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变化是对人为不同干扰类型与强度的响应。

关 键 词:高原湿地 纳帕海  人为干扰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分 类 号:S153.6] S15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