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谈从“乐音”到“声音”的发展轨迹与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婷[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湖北武汉43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  份:2011

期  号:4

起止页码:19-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浪漫主义到了后期,它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德彪西印象派主义正品中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特别是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等,都使音响更丰富了,也更复杂了,有了更多的不协和因素,调性趋于瓦解。这些,都预示了新的语言和风格的产生。20世纪初,当德国浪漫主义继续盛行,法国出现德彪西、

关 键 词:“声音”  德国浪漫主义 意义  乐音 音乐语言  半音化和声 斯克里亚宾 施特劳斯

分 类 号:J110.99[艺术学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