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 EI收录)
Different wetland plant roles of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n sewage wa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 [2]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京100194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D080406005800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项目"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9)联合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3
期 号:2
起止页码:203-2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选择5种湿地植物(芦苇、东方香蒲、菖蒲、茭白、鸢尾)和1种喜湿灌木(蒿柳),研究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效果.研究发现,所选用的6种植物在实验池中均生长良好,稳定生长105d以后,各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在424-1772g/m2之间,除了香蒲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达到3.23外,其它的比值在0.63-1.49之间.6种植物地上部N和P浓度分别在13.12-28.83mg/g及1.55-3.77mg/g之间,地下部N和P浓度在7.76-15.60mg/g及1.70-2.71mg/g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N和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6种植物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为20.60g/m2和3.08g/m2,其中地上部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占66.60%和58.22%.不同植物筛选池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差异,鸢尾池对TN的净化效果最好,芦苇池对TP的净化效果最好.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关 键 词:湿地植物 污水 生物量 积累量 净化效果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