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Harvest index and residue factor of cereal crop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光辉[1,2] 韩东倩[1] 王晓玉[1] 吕润海[3]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北京100193 [3]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河北曲周057250

出  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一五"课题支撑计划(2006BAD07A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nyhyzx07-011)

年  份:2011

卷  号:16

期  号:1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收获指数是作物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秸秆系数是评估秸秆量的重要参数。本项研究通过查阅2006—2010年发表的大田试验研究的原创性论文,获得了禾谷类作物在中国大陆地区主产省市自治区的收获指数及换算后的秸秆系数。结果表明:水稻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50和1.00,其中16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在0.43~0.54和0.85~1.33。玉米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9和1.04,其中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3和0.89~1.38。小麦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6和1.17,其中11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0,秸秆系数为1.00~1.38。其他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为0.17~0.49,秸秆系数为1.04~4.88。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变小。未来要进一步增加作物的经济产量,通过提高收获指数已不再是其主要途径,而要通过增加生物产量以提高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

关 键 词:禾谷类作物 秸秆 收获指数  秸秆系数  草谷比  

分 类 号:S216.2] S51[农业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