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与功能研究
Study on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Chitinase Family Genes from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太原0300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10);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09);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8003-001);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200903021)
年 份:2011
卷 号:44
期 号:3
起止页码:485-4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IC、JST、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在蜕皮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筛选在飞蝗发育过程中致死性的几丁质酶基因,为实现基于RNAi的飞蝗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方法】在东亚飞蝗EST数据库搜索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以飞蝗不同龄期第4天若虫和5龄东亚飞蝗不同组织部位为材料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应用RT-PCR方法研究时空表达特性;选取在表皮高表达的几丁质酶基因LmCht6,采用RNA干扰方法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结果】基于东亚飞蝗EST库搜索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共获得7条几丁质酶基因片段;不同组织部位与不同龄期RT-PCR结果表明这7条几丁质酶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LmCht6主要在表皮表达;LmCht6的RNA干扰试验表明:2龄飞蝗注射dsLmCht6后,其几丁质酶基因LmCht6表达量明显降低;飞蝗从2龄到3龄的龄期转化过程中,表现为发育延迟,新表皮与旧表皮无法完全分离,导致死亡率达到72.2%。【结论】东亚飞蝗拥有多个几丁质酶基因,它们的时空表达特性存在差异;LmCht6在飞蝗蜕皮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被沉默后飞蝗无法完成蜕皮而导致死亡。
关 键 词:东亚飞蝗 几丁质酶基因 RT-PCR RNA干扰
分 类 号:S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