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态环境因子对AM真菌孢子形成与分布的作用机制    

Effects of eco-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spo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向伟[1,2] 王晓娟[1] 陈牧[1] 豆存艳[1] 高飞翔[2] 金樑[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内蒙古临河015000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9BAC53B0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0-4);兰州大学引进人才专项基金项目(582402;582403)资助

年  份:2011

卷  号:20

期  号:1

起止页码:214-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SCD、CSCD2011_201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自然土壤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M)真菌孢子的数量与菌根共生体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关注AM真菌孢子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对于揭示菌根共生体的生态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探究外界环境因子对孢子分布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菌根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影响孢子形成和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子、土壤理化因子、草食动物、宿主植物种类以及耕作制度等。气候因子和季节动态是决定AM真菌孢子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子,它通过对AM真菌的直接作用,或者是通过对宿主植物的间接作用影响AM真菌的侵染、产孢和分布;土壤是孢子的天然培养基,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孢子分布的要素主要有土壤类型、pH值、土壤湿度、通透性、营养元素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等;宿主植物类型、草食动物和农业耕作措施通过对菌丝体的作用影响AM真菌孢子的群落动态。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以上生态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协同作用对AM真菌孢子形成和分布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就未来AM真菌孢子的群落动态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孢子 温度 土壤因子 宿主植物 耕作措施 草食动物

分 类 号:S15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