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 EI收录)
Evolu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2]北京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048 [3]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4]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8040600580801);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92400)~~
年 份:2011
卷 号:66
期 号:1
起止页码:77-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4-2008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数据,选取斑块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度、多样性、优势度和聚集度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北京湿地20多年的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北京湿地总面积在总体上呈先增加后急剧减少再小幅回升的趋势,1994年的湿地总面积仅为2004年的47.37%。北京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其变化主导着湿地总面积的变化趋势。水库湖泊湿地类型面积占到33.50%~53.73%,其平均面积高于其他湿地类型。坑塘稻田类型的平均面积最小,其面积比例为16.46%~45.09%。河流湿地由于受到自然驱动因子作用较大,其分维度指数高于人工湿地类型;1992-2004年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11上升到1.34,表明此阶段各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分布趋于均匀,而聚集度指数从65.59下降到58.41,表明景观连通性降低,破碎化程度加重。研究不同湿地类型空间质心变化表明:密云水库面积最大,导致水库湖泊类型质心位于密云县内;1984-1998年充足的降水使河流湿地质心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10.43km,1999-2006年,连续干旱和大量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河流湿地质心向西南部偏移了10.75km;由于受"退稻还旱"政策影响,使得北部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减小,坑塘稻田湿地质心2006年以后向南偏移;市区北部兴建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使2008年公园湿地质心向海淀区北部偏移。
关 键 词:北京 湿地资源 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驱动机制
分 类 号:P931.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