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CSF、RANKL浓度及M-CSF预诱导对破骨细胞生成影响的研究  ( EI收录)  

Effects of M-CSF Concentration,RANKL Concentration and M-CSF Preinduction on Osteoclastogene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伟[1] 于静[1] 戚孟春[1] 白宇宏[1] 梁锐英[1] 陈槐卿[2]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口腔系,唐山063000 [2]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成都610041

出  处:《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  份:2010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1336-13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破骨细胞(OC)诱导因子不同浓度及诱导方式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体外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将细胞分为四组:A组,加入3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50 ng/m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B组,加入50 ng/ml M-CSF+100 ng/ml RANKL;C组,用30 ng/ml M-CSF进行预诱导,3 d后加入30 ng/ml M-CSF+50 ng/ml RANKL进行正式诱导;D组,用30 ng/ml M-CSF进行预诱导,3 d后加入50ng/ml M-CSF+100 ng/ml RANKL进行正式诱导。检测每组细胞正式诱导第6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情况及正式诱导第9 d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出现,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B组和D组中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C组;同时,C组和D组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结果表明,较高诱导因子浓度(50 ng/ml M-CSF+100ng/mlRANKL)及用M-CSF预诱导,更有利于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能力的提高。

关 键 词:破骨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分 类 号:R3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