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MODIS/NDVI的陕北地区植被动态监测与评价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vegetation vari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based on MODIS/NDV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富强[1,2,3] 邢开雄[1,2,3] 刘阳[1,2,3] 刘志超[4] 康慕谊[1,2,3]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4]延安市气象局,陕西延安7160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6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71065)

年  份:2011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354-3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陕北地区从1999年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实施以来,区域植被发生很大变化,退耕前后植被动态变化监测成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任务之一,而当前植被恢复监测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哪些是由于退耕而引起的植被变化。针对此问题,选取适合陕北地区植被变化监测的MOD IS/NDVI数据,利用均值变化及趋势分析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不同坡度植被指数动态变化两方面分析退耕还林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论如下:(1)陕北地区平均NDVI从2000—2008年呈现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坡耕地和草地NDVI增长速度相对较快;(2)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陕北绝大部分地区植被恢复良好,植被指数呈明显改善的面积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4.96%,中度改善占18.58%,其中又以坡耕地、草地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分别占陕北地区明显改善面积的45.43%和17.10%,坡耕地对陕北地区植被明显改善面积贡献最大;(3)7-15°、15-25°及25-35°坡度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分别占总改善面积的39.91%、25.81%、2.28%,其中7-25°坡度植被明显改善面积占总面积的65.72%;(4)基于陕北地区近年气候呈暖干化发展趋势,同期降雨并未呈现显著变化,说明非气候因子中退耕还林等人为因素是引起NDVI增长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对于陕北地区植被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 键 词:MODIS/NDVI  陕北地区  退耕还林 植被 趋势分析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