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不同耐密植品种茎秆穿刺强度的变化特征  ( EI收录)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talk penetration strength of maize with different density-tolerance varie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勾玲[1,2] 黄建军[2] 孙锐[1] 丁在松[1] 董志强[1] 赵明[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832003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2009CB11860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项目"三大作物可持续超高产共性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2006BAD02A13);博士后基金:玉米密植超高产的抗倒伏力学及生物学机理的研究(20090460418);新疆玉米高密度超高产茎杆抗倒伏机理的研究(RCZX200816)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11

起止页码:156-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10213569109)、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耐密抗倒性不同的品种(稀植大穗品种JK518和JK519、耐密抗倒品种XY335和CS1;中等耐密品种ND108)为材料,设5个密度处理,研究玉米茎秆的穿刺强度(RPS)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群体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随生育期递进而增强,不同耐密性品种间随种植密度变化有较大差异。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随群体密度增加呈线性递减。茎秆节间RPS随着节位的上升而呈二次函数递减;不同耐密性品种间RPS以抽雄-吐丝期差异明显,以穗位以下节间,尤其第3~6节间表现差异较大。玉米抽雄前茎壁增厚早、茎皮较厚,则RPS高;吐丝期茎秆基部节间充实良好、穗位以下节间较短的群体,有利于提高品种茎秆抗倒伏能力。因此,以玉米抽雄前7d至吐丝期、基部第3~6节间作为茎秆抗倒鉴定的关键时期和敏感部位,能够客观评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效提高抗倒品种筛选效率。

关 键 词:作物 应力分析 茎秆 玉米 穿刺强度  抗倒伏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