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Stoichiometry study of C,N and P in plant and soil at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of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Pu'er,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万德[1] 苏建荣[1] 李帅锋[1] 张志钧[1] 李忠文[2]

机构地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昆明650224 [2]云南省普洱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云南普洱6650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riricaf201002M和CAFYBB2008001)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23

起止页码:6581-65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测定中国西南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演替15a,演替30a及原始林)群落中植物叶片与土壤中C、N、P含量,探索了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物种丰富度及多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及植物中全N、全P含量及土壤中C含量均为演替30a群落中最低,而植物中C含量在不同演替阶段群落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演替阶段共有种中,40%的物种N含量原始林中最高,40%的物种P含量演替15a群落中最高,而80%的物种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土壤中C:N比在不同演替阶段间无显著变化,而N:P及C:P比则随演替呈减小趋势。植物中C:N及C:P比均为演替30a群落最高,而N:P比则随演替呈增加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共有种的C:N比中,40%的物种原始林中最低,40%的物种无差异,而C:P与N:P比中则均有60%物种无显著性差异,但70%物种在演替15a群落中N:P小于14,演替30a群落中50%物种N:P在14—16,原始林中则有80%物种N:P大于16。群落物种丰富度及个体多度均与C:N、N:P、C:P无显著的相关性,但植物中的N、P与土壤的N、P分别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说明土壤中N、P供应量影响植物体中的N、P含量。

关 键 词:演替阶段 相关性分析  化学计量 季风常绿阔叶林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