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下蜀土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Ⅱ)——试验结果及分析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 of Seismic Stability of Xiashu Loess Slopes:Analysis of Test Results(Ⅱ)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新民[1] 沈建[1,2] 魏平[3] 杨杰[4]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09 [2]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210098 [3]上海港湾集团,上海200092 [4]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97

出  处:《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基  金:江苏省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基金(39713014)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587-5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选用天然下蜀土,设计并完成了一几何相似常数为20、坡高为0.5 m、坡角为45°的模型边坡1 g大型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模型边坡动力特性、动力反应及宏观变形等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下蜀土边坡的地震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下蜀土边坡有着稳定的一、二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随着地震动加载幅值(PGA)逐渐增大,其一阶自振频率逐渐减小,一阶阻尼比逐渐增大;坡高范围内,PGA放大系数均大于1,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并在坡肩处达到最大,其在坡脚处的值小于水平方向其他位置处的值,输入El Centro波(经时间相似常数4.47压缩)时的值分别大于输入El Centro原波和Kobe波(经时间相似常数4.47压缩)时的值;随着输入PGA的增大,土体非线性特征逐渐增强,边坡也逐渐趋于失稳破坏状态;震后模型边坡坡脚、坡顶等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说明边坡中出现了通过坡脚的(潜在)滑动面。

关 键 词:下蜀土边坡  地震稳定性 振动台模型试验 动力特性 动力反应

分 类 号:P315.9] TU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