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弱光胁迫影响夏玉米光合效率的生理机制初探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shading stress on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in summer maize (Zea may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士芳[1,2] 李从锋[1,3] 董树亭[1] 张吉旺[1]

机构地区:[1]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2]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太原030021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101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6);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08);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KF07)共同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34

期  号:12

起止页码:1439-14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大田条件下,以普通夏玉米(Zea mays)‘泰玉2号’为材料,于授粉后1–20天遮光55%(+S),以大田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玉米作为对照(–S),研究了遮光及恢复过程中玉米植株的光合性能、叶绿体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以及光能分配的变化,初步揭示夏玉米开花后弱光条件下光适应的生理机制,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遮光后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减少,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迅速下降,光饱和点也明显降低;恢复初期Pn迅速升高,光合关键酶活性有所增强。遮光后植株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NPQ)则显著升高,而恢复初期植株穗位叶ФPSII有所升高,表明突然暴露在自然光下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明显加快,这与其光合速率及光合酶活性的趋势保持一致;遮光处理对穗位叶叶黄素循环库的大小(紫黄质+花药黄质+玉米黄质(V+A+Z))影响不显著,但使叶黄素循环的脱环氧化状态(A+Z)/(V+A+Z)增加;遮光后植株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光能明显减少,天线耗散光能比率显著增加,恢复过程中植株主要以过剩非光化学反应的形式耗散过剩的光能。遮光后及恢复初期,玉米植株的PSII原初光化学活性明显下降,限制了光合碳代谢的电子供应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主要依赖叶黄素循环途径进行能量耗散,而在光照转换后遮光的玉米叶片在适应自然光过程中的光保护机制不断完善,光合能力逐渐得到恢复。

关 键 词:弱光胁迫 玉米 光合效率 生理特性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