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水市退耕还林(草)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Afforestation Models Used i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Grass) on Soil Nutrients in Tianshui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永红[1] 张义华[1] 张宏霞[1] 樊华[2]

机构地区:[1]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局,甘肃天水741000 [2]甘肃省天水市林业局,甘肃天水741000

出  处:《安徽农业科学》

基  金:文冠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8)

年  份:2010

卷  号:38

期  号:30

起止页码:16980-169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改善土壤的差异和机理。[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退耕还林(草)工程3种造林模式土壤的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水稳性团粒组成和土壤有机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与农田对照相比,退耕还林(草)3种造林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地高;0~20cm表层的土壤容重均显著地高,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低;0~20cm表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显著地低,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高;各土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退耕还林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3种造林模式中以乔草型效果为最好。[结论]实施7年退耕还林(草)后,与农田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和蓄水性能。

关 键 词:退耕还林工程 造林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有机碳 甘肃省天水市  

分 类 号:S15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