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生态环境对陆地棉杂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on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F_2 generation in Upland cotton (G. hirsutum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成奇[1] 董承光[2] 王清连[1] 赵海红[1]

机构地区:[1]河南科技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 [2]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广东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棉花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设专项(nycytx-06-09);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92102110025)

年  份:2010

卷  号:37

期  号:11

起止页码:2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_E2011_2012、IC、RCCSE、UPD、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新乡(环境Ⅰ)和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石河子(环境Ⅱ)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陆地棉杂交F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性状的变异系数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均最大,生育期均最小,铃重、籽指和衣分存在较大差别。两种环境各性状间的相关不尽一致,单株铃数与衣分、衣指、籽指,衣分与衣指,皮棉产量与始节高度、衣分、籽指间均表现出正负相关的明显差别。两种环境株高、总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和衣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对这些性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衣分在环境Ⅱ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虽均为负值,但可通过衣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促进作用;一些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对其选择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环境Ⅰ中株高、单株铃数和衣指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环境Ⅱ中生育期、总果枝数、单株铃数和铃重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为棉花产量的生态穿梭育种明确了主攻方向。

关 键 词:陆地棉 F2代 相关  通径 逐步回归  

分 类 号:S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