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海拔天山云杉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Altitudinal variation in functional traits of 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oil factors in Tianshan Mountains,Nor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慧文[1] 马剑英[2,3] 孙伟[4] 陈发虎[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兰州730000 [3]华盛顿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学院 [4]怀俄明大学可再生资源系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9CB421306);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一般项目(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95;40721061;40971056)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21

起止页码:5747-57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将环境、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联系在一起。为阐明天山北坡1420-2300m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的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了天山云杉10种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长宽比(LL/LW)、叶面积(LA)、气孔密度(SD)、单位干重的叶磷(LPC)和叶钾(LKC)含量沿海拔梯度呈上升趋势。单位干重的叶氮(LNC)含量、叶绿素含量(Chla+b)、叶片饱和含水量(LWC)、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比叶重(LMA)随海拔的升高呈现非线性变化,前3项在海拔约2100m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42±0.38)mg/g、(2.44±0.37)mg/g和(55.01±0.48)%,后两项在海拔约2100m处达到最小值,分别为(451.80±6.28)mg/g、(252.33±3.60)g/m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海拔梯度上影响LPC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pH值和SWC,影响LNC、LKC、Chla+b、LDMC、LMA和LWC的主要土壤因子是TN,影响LA、SD和LL/LW的主要土壤因子是SWC,可见SWC和TN是天山云杉叶片功能特征沿海拔梯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优越的环境中植物叶片虽然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但是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往往较低,在2100m附近LNC、Chla+b、LA最大,LMA、LDMC最小,因此判断此海拔附近为天山云杉最适宜的生长范围。

关 键 词:天山云杉 叶功能性状  海拔 生态适应 土壤因子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