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意义用法论”到“基于用法的模型”    

From "Meaning-in-use" to "Usage-based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天翼[1] 王寅[2]

机构地区:[1]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重庆400031 [2]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出  处:《外语教学》

年  份:2010

卷  号:31

期  号:6

起止页码: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维特根斯坦"意义用法论"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了后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开创了日常语言学派,且还为其后的语言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认知语言学(包括构式语法)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进路,一反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路,力主从人本性角度研究语言,在"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基于用法的模型"。本文从七个方面详述了该模型的主要内容,认为语言研究当循"归纳兼演绎",以能更好地论证语言现象。

关 键 词:语言哲学 意义用法论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基于用法的模型  

分 类 号:H03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