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Effects of No-tillage and Cast-transplanting with Milk Vetch and Straw Incorporation on Rice Yield and Soil Fert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3]南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09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04);江西省教育厅项目;江西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年 份:2010
卷 号:26
期 号:20
起止页码:299-3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CD、CSCD_E2011_2012、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2007—2008年在连续2年双季稻免耕抛栽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以翻耕抛栽处理为对照,探讨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免耕抛栽对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连续免耕2年以后,免耕水稻产量低于翻耕处理,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随着稻田免耕时间的延长,土壤物理性状变差,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性;免耕稻田的土壤养分在表层土壤富集,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提高翻耕处理土壤养分的效果更明显;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土壤微生物总量免耕处理小于翻耕处理,免耕土壤细菌的数量增加,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减少,施用有机肥后3大类微生物数量均有所增加。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性,缓解长期免耕导致的土壤板结,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关 键 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 免耕抛栽 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分 类 号:S3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