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核心脏病学三十年回顾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秀杰[1] 朱承谟[2] 丁虹[3] 何作祥[1] 张晓丽[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100037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 [3]《中华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出  处:《中华核医学杂志》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5

起止页码:352-3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S、CSCD、CSCD2011_2012、JST、核心刊

摘  要:核心脏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的核心脏病学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兴起,经历了由发展到逐渐成熟的阶段.目前全国已有近200家医院开展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心肌存活,测定心功能以及进行体外检测等,成为心血管疾病无创性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核心脏病学在30年的发展中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y相机模拟影像进入到目前数字化三维断层显像(SPECT,PET/CT) 由定性诊断发展到定量诊断 由早期功能影像进入到目前的分子影像,由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到目前的心肌代谢显像、心脏受体显像和细胞凋亡显像等,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核心脏病学发展历程.

关 键 词:核心脏病学 中国  核素心肌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代谢显像 体外检测  分子影像 无创性检查

分 类 号:R68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