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棉花生育期的主位点组遗传分析    

Genetic Analysis of Major Locus Group Constitutions of Growth Stages in Upland Cott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艾尼江[1,2] 朱新霞[1,3] 管荣展[1] 赵建军[2] 张天真[1]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2]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101708);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BK2008036);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B08025)

年  份:2010

卷  号:43

期  号:20

起止页码:4140-4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2011_2012、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品种早熟性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对早熟陆地棉亲本及其组合进行有利、不利位点基因型分析,为早熟陆地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源不同的6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采用半双列杂交配制组合,应用作物数量性状主位点组分析方法,估计亲本遗传组分及杂种F1熟性性状的有利及不利主位点组。【结果】在以611波、金字棉为遗传背景的早熟亲本新陆早8、10号中,生育期主位点组基因型主要表现为++,明显缩短各生育阶段的天数;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值依次为生育期>花铃期>苗期>蕾期。在中熟亲本荆8891中,++及——主位点组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同等重要。晚熟亲本宁早1号、苏棉12和TM-1几乎所有++及——主位点组基因型均是不利的,表现为各生育阶段的延长。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全生育期等主位点组的效应中,J=16位点组加性效应值大于其它位点组,表明该位点组的存在能明显缩短生育期。杂种F1熟性的表现不仅受杂合位点的影响,也受纯合位点的影响,杂种生育阶段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主位点组的杂合性。【结论】棉花早熟性相关性状中,主位点组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蕾期、花铃期主位点组加性效应对早熟性起主导作用。

关 键 词:棉花 早熟性 主位点组  遗传效应  主位点组×环境互作  

分 类 号:S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