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明代分类本《草堂诗余》与“明词曲化”之发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元翎[1,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732 [2]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与宋金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

基  金:黑龙江省社科(06B023);第四十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061)项目

年  份:2010

期  号:5

起止页码:83-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草堂诗余》分类本肇始于南宋唱本,其性质乃应歌性,承载了众多流行音乐因素。正统评家认为明词除了两头,一直发展平平,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曲化词数量激增更验证了明词的衰弊。所谓发展平平,无非是没有创新,对旧有词学观的固守。而这种固守正从《草堂诗余》分类本的绵延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通过此验证,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相当一部分明人在坚持着词的流行音乐属性这种意识,而同时又要面对词已失去流行音乐功能的尴尬。这种尴尬引发的冲突、混乱从而造成后世眼中不敢恭维的明词情状。同时,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文人在大作曲化词,"明词曲化"接受心理何以生成并持守了如此长的时段。

关 键 词:明代 《草堂诗余》 “明词曲化”  

分 类 号:J2[美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