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河南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Ichnofossils and thei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the Lower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Jiaozuo area,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2]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焦作45400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001);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092300410167);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OTMP0904);国家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编号:20094116110002)联合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12
期 号:5
起止页码:577-5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CD、CSCD_E2011_2012、JST、PA、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河南省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发育一套陆表海碳酸盐岩以及海湾—潟湖、潮坪—沼泽和障壁岛(砂质滩、坝)相碎屑岩和煤层,其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遗迹化石,已识别出的有10个遗迹属11个遗迹种,包括Zoophycos brianeus,Zoophycos villae,Teichichnus rectus,Nereites isp.,Chondrites isp.,Rhizocorallium isp.,Thalassinoides suevicus,Ophiomorpha nodosa,Gordia marina,Taenidium satanassi和Planolites isp.等。这些遗迹化石多为全浮痕保存,少数为半浮痕表迹保存,其丰度较高。根据遗迹化石的组成与产状特征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可识别出3种遗迹化石组合:(1)Zoophycos-Nereites遗迹组合,出现在水体相对较深、浪基面之下且沉积底层内氧气贫乏的远岸浅海沉积环境;(2)Zoophycos-Taenidium遗迹组合,产生于水体相对较浅的浪基面之上的近岸浅海沉积环境;(3)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合,发育于海岸带潮坪或海湾、潟湖沉积环境,遗迹化石往往保存在泥质灰岩或钙质粉砂岩和薄层细砂岩中。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了焦作地区太原组遗迹化石的沉积环境模式。
关 键 词:遗迹化石 浅海沉积环境 太原组 下二叠统 焦作地区
分 类 号:Q911.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