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 EI收录)  

Inverse Geochemical Modeling of Arsenic Groundwater at Arseniasis Area in the Western of Jili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卞建民[1] 查恩爽[1] 汤洁[1] 马力[1,2] 陈刚[1,3]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26 [2]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长春130021 [3]吉林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春130033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212010634701);吉林省环保局项目(吉环科字第2008-16号)

年  份:2010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1098-1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104613383637)、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吉林西部砷中毒区高砷地下水水-岩作用过程及砷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数据测试,利用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高砷地下水的水平和垂向分布规律。在地下水流场及水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HREEQC软件进行了地下水砷的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计算了沿同一水流路径下含砷、铁、锰等矿物的溶解或析出量。模拟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方向,含砷元素的矿物臭葱石在路径1和路径2上不同水样点间溶解进入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44×10-6、8.03×10-7、7.98×10-6和4.14×10-7mmol/L,含铁、锰元素的矿物针铁矿、赤铁矿、软锰矿和方铁锰矿的质量交换结果均为正值;表明沿模拟路径这几种矿物发生溶解进入地下水,而硫酸根离子和CO2的交换量为负值,从地下水中析出。以上研究证实了地下水中砷与铁、锰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高砷水在碱性的还原环境富集。

关 键 词:地下水 高砷分布  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吉林西部  

分 类 号:P64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