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Preference of Fish in Natural Channel to Water Velocity and Depth:Case Study in Reach of Yangtze River from Jiangkou Town to Yuanshi Tow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浩[1,2] 班璇[3] 张辉[1,2] 危起伟[1,2] 陈大庆[1,2]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00 [3]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

出  处:《长江科学院院报》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助;水利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0701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90231)

年  份:2010

卷  号:27

期  号:10

起止页码:70-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CD、CSCD_E2011_2012、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将长江江口至涴市天然河道的鱼类水声学调查数据和水文学观测数据相结合,在对流速和水深空间插值基础上,提取不同鱼类规格和密度对应水深和流速的特征值,从而研究鱼类对天然河道中水层平均流速、水深2个环境因子的选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规格的鱼对流速和水深的选择存在差异,规格小的鱼选择了较低的流速和较宽的流速范围,规格大的鱼选择了较高的流速和较窄的流速范围;规格小的鱼选择的水深明显高于规格大的鱼,喜好的水深范围也宽于规格大的鱼。②鱼类密度对流速的选择性不明显,但对水深的选择性明显,即深水区鱼类密度较高。③研究江段范围内江口镇附近江心洲两侧流速变幅范围较其上、下游江段宽,并且江心洲两侧鱼类的分布密度也高于其邻近上、下游段鱼类密度。可见,江心洲的存在提供了流速多样性格局,丰富了鱼类生境的多样性。本研究方法可为评价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及生态功能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天然河道 流速 水深 栖息地 江心洲  

分 类 号:S9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