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肝硬化患者中医“证”的实质研究    

Study on Essence of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Liver Cirrhotic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嘉庚[1,2] 张立煌[1,2]

机构地区:[1]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份:1999

卷  号:19

期  号:5

起止页码:279-2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6、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的实质。方法:将8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及热郁血瘀3型,分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腺苷脱氨酶(A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羟脯氨酸(HYP)及52例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观察52例辨证治疗后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HA、ADA、GST及PC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水平与中医“证”密切相关,其规律为热郁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健康对照组,证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经辨证治疗后,肝功能及上述血清学指标均显著好转及下降(P<005,P<001)。结论:肝硬化的中医“证”是有其内在实质内容的,血清HA、ADA、GST及PCⅢ可作为肝硬化辨证分型及指导治疗的客观指标,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具有良好的疗效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关 键 词:肝硬化 血清学 肝纤维化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分 类 号:R259.752[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