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    

Response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with Sympodial Branches to Plant Denesity in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Area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汉霞[1] 范希峰[1] 田晓莉[1] 段留生[1] 李召虎[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中心,北京100193

出  处:《棉花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111)

年  份:2010

卷  号:22

期  号:5

起止页码:430-4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中等密度(6.0万株.hm^-2)下的传统整枝为对照,于2004—2005年研究了密度(1.5万-12.0万株.hm^-2)对留叶枝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先升高后降低,但在3.0万~9.0万株.hm-2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单株铃数、铃重和纤维的麦克隆值则随密度增加显著下降。中等密度下,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在降雨较少的2004年与对照相当,但在降雨较多的2005年减产13.4%。在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为6.0万株.hm-2左右,多雨年份要注意防止群体过大造成郁闭。

关 键 词:棉花 叶枝 密度  产量  品质  

分 类 号:S562.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