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籼稻和粳稻中蜡质基因座位上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Microsatellites Polymorphism on the Waxy Gene Locu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mylose Content i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Oryza sativa 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舒庆尧[1] 吴殿星[1] 夏英武[1] 高明尉[1]

机构地区:[1]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

出  处:《Acta Genetica Sinica》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97284;浙江省"9410"工程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CPR95033P

年  份:1999

卷  号:26

期  号:4

起止页码:350-3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B、CAS、CSCD、CSCD2011_2012、EBSCO、EMBASE、IC、J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稻米直链淀粉是在由蜡质基因Wx编码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的催化下合成的。最近,在Wx基因的区段内发现了一段多态性微卫星序列(CT)n。对74个非糯籼稻和粳稻材料的(CT)n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在74个品种(系)中共发现7种(CT)n片段(Wx等位基因),即(CT)8,(CF)10,(CT)11,(CT)16,(CT)17,(CT)18,(Ch)19。在籼粳亚种间,不同(CT)n的分布存在差异较大:在籼稻中,以(CT)11和(CT)18为主,占92.6%,另有(CT)10和(CT)8各2份,(CT)17型1份;在粳稻中,以(CT)16、(CT)17为主,共占20份材料中的90.0%。在上述74个品种(系)中,以(CT)n表示的Wx基因型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决定系数R2达0.912,也即Wx基因型差异可解释这些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的91.2%。还发现6份籼稻材料Wx座位上为杂合的(CT)18/(CT)11,其中2份为推广早籼优质品种浙9248和舟优903,并对其在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意义作了探讨。

关 键 词:籼稻 粳稻  直链淀粉 微卫星  蜡质基因 多态性

分 类 号:S511.0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