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桑沟湾水动力特征及其对养殖容量影响的研究——观测与模型    

Study of hydrodynamics and its impact on mariculture carrying capacity of Sanggou Bay: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皓[1,2] 赵亮[2] 原野[2,3] 史洁[2,4] 樊星[2,5] 刘志宇[2,6] 王鲁宁[2] 袁承仪[2] 王玉衡[2] 魏莱[2,7]

机构地区:[1]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300222 [2]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青岛266100 [3]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0 [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6]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100 [7]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022

出  处:《渔业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重点项目(2006CB400602);国家重点基金项目(40830854)共同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65-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DOAJ、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主要介绍了从动力学研究桑沟湾养殖容量的主要思路、方法及结果。研究以精细过程观测为基础,以数值模型为手段,从物理海洋学角度考察养殖海区水动力特征,研究水动力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对颗粒态/溶解态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对养殖生物量的影响,探寻不同养殖模式效果的技术路线;介绍了两个航次设计方案与目的。通过观测发现养殖对水动力垂直结构有很大影响,底层流速最大并滞后表层,发现弱动力条件下海底颗粒物和营养盐无法进入水体上层的事实。据此提出双边界层动力模型,建立一维数值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将养殖阻力三维化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定量给出养殖对水动力和水交换的阻碍;以此驱动三维养殖生态模型,充分考虑养殖对水动力的影响、水动力对生源要素的输运。建立了一个真正的物理-生物过程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和实验表明,贝藻兼养多元养殖是健康、高效养殖的有利措施;桑沟湾在现有养殖模式下,目前已基本达到了它的养殖容量,养殖品种分布不变,减少养殖密度至目前的0.9倍会略微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湾口海带养殖密度,会大幅度提高贝藻兼养区的营养盐总量和养殖生物产量,从海带与贝类经济价值对比会有更高的效益。人为提高水动力混合或许是解决湾内营养盐缺乏的途径。

关 键 词:养殖容量 水动力影响  精细过程观测  双阻力边界层  物理-生物耦合的养殖生态模型  桑沟湾  

分 类 号:P731[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