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族文化遗产的客位保护与主位传承——以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The Etic Protection and the Emic Heritage of Ethic Cultural Heritages: A Case Study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Dai Nation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世林[1] 田婧[2]

机构地区:[1]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云南昆明650031 [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5

出  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0YNSX013)阶段成果

年  份:2010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52-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SSCI、CSSCI2010_2011、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凝结与浓缩。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以及中国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其有效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文化战略。对已列入国家级的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傣族的赞哈、泼水节和孔雀舞的保护,以及在文化遗产本体及资源开发方面,均可走一条以客位保护为手段,以主客保护为主体的民族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路子。

关 键 词:民族文化遗产 傣族 客位保护  主位传承  

分 类 号:C95[民族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