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地区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Rhesus macaque(Macaca mulatta) in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mtDNA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怀亮[1,2] 李地艳[2] 程安春[1] 姚永芳[2] 倪庆永[2] 曾文[3] 毕风均[3] 杨泽霞[3] 陈孝跃[3]

机构地区:[1]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 [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 [3]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工程技术中心,625014

出  处:《兽类学报》

基  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IRT0848);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ZDSYS-200601);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ZA076)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247-2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UBMED、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猕猴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地区的猕猴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该地区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四川8个地理种群的231个不同猕猴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群体分析,发现了110个变异位点(22.49%),定义了56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为0.686、核苷酸多样性(π)平均值为0.01483,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8个地理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70412,P<0.05),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低(Nm<1);系统发育树显示,四川猕猴8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基本上成簇分布在系统树上,与地理位置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四川猕猴具有明显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地理隔离和人类活动可能是促使四川猕猴种群分化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猕猴 地理种群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分 类 号:Q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