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 EI收录)  

LONG PROFILE OF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FROM TANCHEN TO LIANSHUI, EAST-CENTRAL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文采[1] 胡振远[2] 程振炎[1] 倪诚昌[3] 白金[1] 方慧[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3]新星石油公司华北局第四物探大队,河南新乡453700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原地质矿产部资助的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501206

年  份:1999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206-2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6、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穿过苏鲁地体的郯城-涟水剖面上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调查,剖面全长139.5km,取得了高质量记录,一级品记录高达85%。结果表明:(1)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岩片向北西倾斜,表现为高速高阻岩片,并受到强烈的变形,反映了超高压岩片的俯冲与折返;(2)杨子克拉通向北俯冲在苏鲁地体之下,表现为常速、中低阻的挠曲板状体,内部有大量反映碰撞的反射楔形体;(3)嘉山-响水断裂带向南陡倾,低阻带直通浅地幔,具有燕山期裂谷的特征,估计有可能是与沂沭断裂带同期的中生代裂谷;(4)印支期俯冲扬子地壳的古Moho面与期后形成的新Moho面都有强反射,表明中新生代在地壳底部有强烈的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促使新Moho面的形成;(5)超高压变质带下方有一组南倾的逆断层,与折返有关,在此处进行科学钻探对了解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和折返机制很有利。

关 键 词:深反射地震 大地电磁 郯城-涟水剖面  地震勘探

分 类 号:P631.4] P631.32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